野生蘑菇由于營養價值高、味道鮮美,作為一種天然食品一直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但是由于老百姓區分不清食用蘑菇和毒蘑菇,世界各地每年因誤采誤食毒蘑菇而導致中毒的事件屢見不鮮,誤食毒蘑菇而導致中毒一直被認為是一個對人類健康造成威脅的全球性問題。2023年,蘑菇中毒躍升為我國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報告的首要原因。由吉林農業大學圖力古爾教授、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楊祝良研究員、湖南師范大學陳作紅教授、廣東省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873號,330 項農業行業標準自 2025 年 5 月 1 日起實施。上海市農業科學院質標所(農業農村部食用菌產品質量檢驗測試中心(上海))農產品營養品質評價與風險評估研究團隊主持研制的《食用菌中蘑菇醇的測定 氣相色譜-串聯質譜法》位列其中。該標準由上海農科院聯合江蘇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科立特農產品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共同研制。蘑菇醇(1-辛
植物新品種權是指完成育種的單位和個人對其獲得授權的品種,享有排他的獨占權,具體包含控制權、使用權、轉讓權、追償權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植物新品種權與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等一樣,同屬于知識產權的范疇。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頒布第863號公告,根據公告,“濟糯1號”等水稻、玉米、馬鈴薯、普通小麥、大豆、香菇、雙孢蘑菇、金針菇等65個植物屬種2416個品種,經審查,符合《植物新
1月6日,中國首個高山松露博物館落地昆明植物園扶荔宮。該博物館由“植物醫生”品牌建立,以高山松露為核心,是中國首個高山松露博物館,旨在以創新形式全面向公眾展現松露的獨特魅力與珍貴價值,為黑松露保護提供有力支持的同時,也為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注入新活力。保護松露生態 提升公眾認知黑松露作為中西方都認可的文化符號之一,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0世紀的羅馬時期。在過去的幾個世紀中,黑松露一直是歐洲貴族和皇室的
近期,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加工技術研究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Food Chemistry(一區TOP, IF: 8.5)在線發表了題為《The prospect of mushroom as an alterative protein: From acquisition routes to nutritional quality, biological activity, applicatio
2020年8月,該團隊在成都獅子山發現了一株粉色木耳,并將其帶回實驗室進行研究。2022年,這株粉色木耳成功馴化,被認定為國內首個粉色木耳新品種“粉耳1號”。研究人員以“粉耳1號”的子實體為材料,從其粗多糖中分離出酸性多糖YL-D2N2,并對其結構進行了預測。分析顯示,該多糖由鼠李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甘露糖和葡萄糖醛酸組成,進一步的抗氧化活性評估表明,YL-D2N2對超氧陰離子自由基具有靶向
吉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近日宣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標準管理辦法》,經吉林省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審查通過,正式發布《吉林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桑黃》。該標準的編號為DBS22/039-2024,標志著吉林省在桑黃產業發展上邁出了關鍵一步,為吉林桑黃的規范化生產提供了法律依據和科學指導。這一喜訊展現了吉林桑黃產業的光明前景,令從業者感到無比振奮。桑黃的市場需求持續增長,推動
為解決小鱗傘屬(廣義)Pholiotina s.l.多系來源的分類學難題。基于中國的材料和國外可信的序列及模式物種信息擬合形態學和系統發育,重建了小鱗傘屬(廣義)Pholiotina sensu lato的系統發育關系,采用核糖體DNA內轉錄間隔區(nrITS)、核糖體DNA 28S(nrLSU)和轉錄延伸因子(tef1-α)的合并數據集進行了最大似然和貝葉斯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小鱗傘屬(廣義)P
版權所有 2021 江蘇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15476號
本網站所有產品的創意策劃及內容的審核發布均由江蘇星天下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全權負責。
本網站產品圖片或內容僅供參考,請以產品實物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