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牽頭,上海市農業科學院、上海沛元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研制的《猴頭菇生產全程質量控制技術規范》通過專家審定。制定和實施,對推動我國猴頭菇生產主體全程質量控制體系的建立,促進猴頭菇產業的良好發展以及產品質量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同樣獲得關注的還有由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上海彭世菇業有限公司等五家單位共同起草的《活體香菇生產技術規程》團體標準,
科學研究的面貌并不總是嚴肅的,它們有時有趣,有時奇怪,也有時讓人大呼離譜。本文將帶你回顧2024年那些讓人印象深刻的謎之研究。蘑菇駕駛員今年,蘑菇也當上了機械駕駛員。在下圖中,我們看到的滿地爬行的小機器人就是由杏鮑菇控制的——對,就是你平時吃的那種。 蘑菇菌絲機器人 | Robert Shepherd這個長著五條腿的可動機械裝置內部生長著杏鮑菇的菌絲體。與神經系統相似,真菌菌絲也會產生生
據我會對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新增寧夏,不含海南和港澳臺等省區)的統計調查,2023年全國食用菌總產量4334.17(鮮品,下同)萬噸、總產值3965.5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64%、2.02%。一、產量情況食用菌產量在300萬噸以上的有4個省:河南省630.09萬噸、福建省499.61萬噸、黑龍江省390.09萬噸、河北省342.24萬噸。1、河南省。產量630.08萬噸,同比增長4.59
冬蟲夏草是一種特有的真菌,叫中國被毛孢真菌,感染蝙蝠蛾幼蟲后,蟲體上長出子實體,整體稱之為冬蟲夏草。冬蟲夏草含蛋白質氨基酸的游離氨基酸,其中多為人體必需氨基酸,還含有糖、維生素及鈣、鉀、鉻、鎳、錳、鐵、銅、鋅等元素,具有補腎益肺,止血化痰等功效。近日,四川省林業科學研究院陳玉龍研究員團隊傳來喜訊:團隊成功實現了冬蟲夏草菌感染液的規模化生產,年產量目前已能滿足噸級蝙蝠蛾幼蟲感染的需求,并已建成年產5
大型真菌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森林生態系統平衡的重要成員,具有重要的食用、藥用、工業、生態、環境、經濟價值,是寶貴的生物資源。近期,有市民在四川省成都市龍泉山上發現大型真菌新記錄物種——假松口蘑,這一重要發現填補了成都市大型真菌的記錄空白。 假松口蘑在得知發現疑似松茸的野生真菌這一信息后,四川農業大學真菌專家立刻前往調查,通過樣品采集、室內形態學和分子生物學研究,這一野生真菌被鑒定為假松口蘑
在百山祖國家公園境內被發現的真菌新物種“吳三公金牛肝菌”,具有食用和生態價值。 胡禮貴/攝據了解,研究人員通過形態解剖與分子系統發育相結合的方法,確認來自百山祖國家公園的牛肝菌標本代表著一新物種,并以吳三公的名字來命名,紀念他發明了“砍花法”栽培技術,為香菇產業做出的貢獻。 林文飛/攝“吳三公金牛肝菌”的識別特征包括菌蓋淡赭色至淺褐色,蓋表密覆灰白色至白色的絨毛,菌柄具有明顯的撕裂狀網紋;顯微鏡下
經過悉心培育,曾經歷“太空游”的銀耳新菌株“HT108”在福建古田縣成功結出朵朵“銀花”,最新的測產結果顯示,航天育種銀耳的性狀更優、產量更高,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菇房內的銀耳新菌株“HT108”為朝下放置,與主栽品種“古田銀耳Tr21”產生區分。人民網 李唯一攝據了解,去年5月30日,“古田銀耳Tr21”作為航天育種搭載實驗項目的出發菌株,隨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升入太空,遨游了5個月。在宇宙射線、
中國食用菌產業有一個奇怪的現象。一方面,中國生產了世界上80%以上的食用菌;另一方面,80%以上的食用菌菌種依賴進口。其中,雙孢菇90%是美國品種,金針菇80%用日本品種,杏鮑菇80%是日本種源……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副首席科學家黃晨陽說,白色金針菇菌種幾乎全部來自日本,每年支付的金針菇品種使用權費用超3000萬元;雙孢菇每年進口費用,大約5000萬元至7000萬元之間。云
版權所有 2021 江蘇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15476號
本網站所有產品的創意策劃及內容的審核發布均由江蘇星天下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全權負責。
本網站產品圖片或內容僅供參考,請以產品實物為準。